解码林添伟:31年的匠心雕刻

文/《中国黄金珠宝》记者 田金刚

   

   

     上世纪90年代,林添伟首次带着原创新品参加巴塞尔展,却被安排在6号馆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3m*3m的标准小展位,还正挨着卫生间。”同行几人并不为意,唯独林添伟深感“受了侮辱”。彼时山寨、劣质的标签还牢牢贴在中国珠宝身上。这是中国珠宝人在海外遭受的一次集体嘲讽,也是中国珠宝行业发展的阶段缩影。 

     2017年11月,在即将举行的缘与美2018新品发布会上,带有独特玫瑰印记品牌基因的新品将摆满18节柜台:每件产品都无一例外被印上一种特殊的标记——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品牌LOGO,而是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玫瑰”:或含苞待放,或美艳夺目。或许,不久的将来,玫瑰印记的“玫瑰”,有望和卡地亚的“豹子”、宝格丽的“蛇”一样,成为跨越民族、种族的品牌符号,冲上世界珠宝的舞台中央。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林添伟和他创立的缘与美一起走了整整20年。同时代的企业家大多已经退出舞台或隐身幕后,只有他仍然以一颗赤诚、执着的工匠之心,孜孜不倦地冲锋在产品、营销一线,在新人辈出、风云变幻的品牌竞技场上,无论牌好牌坏,始终未下牌桌。

     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成为社会话题。作为传统行业,黄金珠宝行业天然具有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然而,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尊重原创的法制观念和社会氛围淡薄,使得本应成为行业品质提升、技艺承继和创新主力的匠人,却沦落为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原创作品价值受侵蚀,行业工匠精神被扼杀,令人惋惜。在行业面临深重危机和转型压力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呼唤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自信才是当下这个行业最需要进补的“精神之钙”,是引领行业走向下一个波峰的罗盘指针。

     而林添伟31年的从业历程,无疑是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这是个体对职业精神的自我注解,也是个体对行业发展的历史书写。从这个角度看,对缘与美及其创始人林添伟而言,如果将其31年孜孜以求工艺技术的创新、研发,放置在整个行业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显然具有一种独特的样本意义。

 

倡导原创先驱

     知耻而后勇。20年前在巴塞尔的那次经历,成为林添伟此后数年的一个心结,从而激发其斗志,带领缘与美在2011年重新杀回瑞士巴塞尔展,并顺利进入大牌云集的2号品牌馆,成为中国珠宝的一面旗帜。

     但在此之前,这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产品情结,对技术和工艺的迷恋,早已显露。林添伟出生在广东惠州的一个海边小镇,小时候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却对木工、打铁等手艺活情有独钟。父亲见其“胸无大志”,便劝他:“学门手艺吧,不至于饿死,混得好的话,养家糊口没问题。”尽管知道父亲是“恨铁不成钢”,但这句话却被他永远记在了心里。

     最终,林添伟没有成为想象中的木匠或铁匠,而是在19岁时成为了一名珠宝学徒。他最先加入深圳敬时宝(香港)有限公司学习珠宝生产技术,不久便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及管理能力被提升为生产部主管,随后又进入深圳市盈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任厂长。

     1997年,完成了前期经验、技术和资本积累的林添伟和同门师兄弟共同创立了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年长两岁的林添伟担任董事长一职。师兄弟二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个负责配石,一个负责起版,就像足球场上的后卫和前锋。”林添伟说。

     缘与美成立伊始,就以自主研发原创产品为目标。凭借独特定位和技术优势,缘与美很快在业内声名鹊起,订单逐渐增多,生意日益红火,并在2000年将工厂搬至水贝,成为该区域内首家从事专业珠宝镶嵌的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彼时,中国内地珠宝行业刚刚萌芽,绝大多数加工企业都是直接从香港买成版,导致抄袭成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并且由于当时钻石缺乏统一合法的进口渠道,主打钻石镶嵌的缘与美经营困难重重,林添伟深感创业维艰和原创不易。

     但从小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让林添伟在坚持原创的道路上愈挫愈勇。2002年,当时年利润不到100万元的缘与美斥资千万元从瑞士引进了全套CNC数控设备,成为珠宝行业首批将CNC数控技术应用于珠宝首饰制造的企业之一。这是一个“千金市骨”故事的现代版本。在一片混杂着质疑和赞叹的声浪中,客户用脚投票,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缘与美的规模和实力迅速提升,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

     孰料高峰之后,又跌入低谷。2003年,缘与美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分家。由于管理团队及技术人员等问题,且当时正逢非典时期,企业效益锐减,人心惶惶。危急关头,林添伟力挽狂澜。他迅速调整情绪和思路,对内安抚员工、重建团队,对外重申品牌理念、战略方向。得益于对技术和工艺的熟稔,以及公司上下形成的匠人文化支撑,缘与美顺利渡过难关。

     林添伟对产品有着异乎常人的痴迷。据手下人讲,他经常半夜驱车赶往百里以外的工厂,与值夜班的工人通宵达旦聊产品、聊技术细节,一聊就是几个通宵。同时,他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因为一个产品细节处理不到位,他可以推迟数月交货,宁可牺牲利润,甚至不惜和合作伙伴翻脸,一定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这种匠人底色也早已成为缘与美企业上下的共识。

     从2004开始,缘与美正式驶入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并于2014年创立了产品品牌——玫瑰印记。2004年到2013年,由林添伟主导并参与设计的“宝相花”、“缘美幸运七星”、“释放”、“福豆”、“玫瑰印记”等作品,在国际顶尖赛事上接连获奖。目前,缘与美拥有一支近300人的研发团队,并拥有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222项,成为业内屈指可数的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缘与美设计团队沟通

 

 

重拾文化自信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一个纵横江湖多年的珠宝“老炮”,林添伟对此感到振奋,也感触颇深。“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是国力强盛的时代,越需要彰显一种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分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能被传承和创新,是珠宝人的失职。”林添伟说。

     林添伟谈到在西安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的经历,对铜马车的特殊制作工艺印象深刻,并为之惊叹。他还将大量应用于古代建筑与家具的榫卯工艺,应用于珠宝首饰镶嵌,成就了缘与美的“瑰丽镶嵌”。2016年11月,“瑰丽镶嵌技术”荣获中宝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于2017年10月,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通知。

     针对当前珠宝行业尤其是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的一种“崇洋媚外”的现象,林添伟颇为愤懑。“外国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的圆吗?同样的材料、设计和工艺,凭什么洋品牌比本土品牌贵那么多?国外的设计师拿着天价的设计费,国内的很多设计师却连饭都吃不饱。”他认为,在珠宝领域,中国已经出现了全面赶超欧美日等老牌发达地区的趋势。虽然中国珠宝产业存在诸多问题,但经过近二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珠宝创新氛围最浓郁、技术工艺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年,我陆续去了欧美很多国家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国外很多珠宝展还在展出只相当于我们15年前工艺水平的产品,看过他们的东西我更有底气了。无论是工艺、材料还是设计,中国的一点不比他们差。地球是圆的,珠宝的未来一定在中国。”

     “中国珠宝人需要转变传统思维,多向内看,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富矿’。”林添伟说,中国的珠宝首饰设计迫切需要重拾文化自信。珠宝人需要回归中国传统,用中式珠宝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珠宝为载体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

     文化自信当然需要寻找,但现实的冷峻同样不容忽视。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横亘在倡导原创设计和重拾文化自信面前的一座大山。作为力推珠宝原创的先驱者,从业31年,林添伟已记不清因为产品被侵权寄了多少封律师函、打了多少场官司。最近几年,他开始变得释然。“产品被抄袭、模仿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也是中国珠宝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他还一度学会了自我安慰:“被抄袭是一种荣幸,说明你的产品好。如果产品不好,想被别人抄,别人都不会抄。”或许是做工厂出身,对于不同的抄袭主体,他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工厂抄袭很正常,也能理解,毕竟他们主要是靠加工费赚钱;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抄袭就不行,作为公众企业,公司都做到这种规模了,好意思再去抄袭别人的吗?”

     但不管态度如何转变,规范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林添伟念兹在兹的事情。他认为,只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同时集全行业之力,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在他描绘的“乌托邦”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成立专门的专利技术委员会;零售商和渠道商坚决不采购假冒产品;媒体拒绝宣传一切仿冒产品以及刊登仿冒产品广告;相关检测机构同样不会为仿冒产品出具证书。

 

打造品牌印记

 
玫瑰印记展厅

     

 

     “你怎么看这款首饰?愿意为它掏多少钱?”面对采访现场唯一的一位“90后”,林添伟将同样的问题重复了三遍。

     如何抓住消费者,尤其是新生代消费者,是林添伟从单纯的工匠向品牌运营者角色切换时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任何一件产品都是为真正的消费者做的,而不是珠宝老板,也不是投资者。只有抓住前沿趋势、国际潮流,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林添伟说。

     虽然多年坚持在产品端精耕细作,已经让让林添伟初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并因其多项独创的工艺技术而获得业内尊重,但这绝不意味着林添伟只是一个闭门造车的“拜物教”拥趸,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抓取,才是缘与美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关键。

     在多年的管理和市场实践中,林添伟总结提炼了一套关于产品和营销关系的理论。在这套理论中,“产品”与“营销”之间是1和0的关系。1是基础和前提,0是产生收益倍增的效果。这意味着,如果“产品”做得好,“营销”也做得好,就会产生巨大的回报和业绩,好比1000000000……;反之,如果“产品”没做好,没有了前面那个1,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生产制作场景

   

 

     “没有好的设计和产品品质,品牌营销就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优秀的产品品牌来讲,‘产品’是前提,是基础,就像是一座大楼的地基,它决定了楼层的高度。地基打好了,才有可能建立起摩天大楼。而‘营销’就是大楼的层高、外观与装饰,它决定了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与地位。”林添伟如此解释道。

     “我这辈子最自豪的是,自始至终坚持了初心:做好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就是产品。”林添伟说,作为企业家,他的不同在于,当别人赚钱了开始买房置地、跨界投资,他却选择购买设备、扩建厂房、招揽人才。

     过去数年,珠宝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平稳增长,大风吹起,风口不断。与一些企业在经济和行业低迷时四处出击,不断拓展边界不同,缘与美成立以来所有的扩张和调整从没有跨越产品这条主线。或许,寻找风口需要智慧,而风口之下的断离舍更需要勇气。

     在林添伟看来,这种自律或者说克制已经融化在血液里。他坚持“一座城市一朵玫瑰”理念,效益再好也不增加同城店面数量。他请哈伯逊和十二年公司给员工授课,主题只有四个字:责任、自律。这种性格基因也投射在与太太的日常相处中,虽然因此一度招致后者不满,被诟病“不浪漫,不近人情”,他仍然我行我素。“一个人的自主性非常重要。任何人都有权利追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这种追逐必须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即使会影响,也必须把握好‘度’。”他说。

     经过多年积累,缘与美在珠宝首饰制造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日趋稳固,随着消费升级浪潮来袭以及珠宝品牌时代的开启,林添伟开始瞄准更高的目标一一打造专属的品牌印记。

     在国外,一些大牌珠宝如卡地亚、宝格丽的某些经典款式,往往能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如宝格丽标志性的蛇形图案,就像把一颗钉子植入顾客大脑,可以从潜意识里培养人们对品牌的辨识度。这些图案往往能够代表一个品牌的轮廓和灵魂,而在当前的中国,并没有出现这种拥有鲜明品牌印记的珠宝品牌。

     即将于11月18日举办的以“跨界·无界”为主题的“缘与美与您20年不忘初心暨2018玫瑰印记新品发布会”,将有望填充中国珠宝品牌发展史的这一空白。与此同时,据称2018年,市场上每一件玫瑰印记的产品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品牌印记。

     从一个珠宝工匠的初心出发,林添伟在知天命之年,再次毫不犹豫地迈进了一条崭新的赛道。在新的企业使命和人生目标面前,林添伟带领他的缘与美团队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这个答案。